你上一次看到萤火虫,是在什么时候?
\n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沉默了。在城市中,伴随着虫鸣的宁静夜晚早已被霓虹和高楼取代,萤火虫闪烁的微光正悄然从我们的记忆中隐去。然而,在重庆,有一位年过六十的大叔,为了重新点亮这份记忆倾尽全力。
\n他的名字叫黄金生,来自中国台湾,已在重庆扎根十余年,并在大学城的郊外创办起“萤火谷”文创农场,只为了一个执念:把被城市化吞噬的萤火虫找回来,让它们再次在我们熟悉的夜晚轻盈飞舞。
\n黄金生
\n一句疑问,引出一段新旅程
\n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黄金生在郊外偶然看到一只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着微光。一个小朋友兴奋地拉着妈妈问:“那是什么?”那一刻,他心头一震:“我们有多久没有见到萤火虫了?”
\n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的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爷爷在床边讲朱元璋的故事,讲三国的故事,窗外的黑夜里,一闪一闪的萤火虫静静地陪伴着他们。爷爷说,那是守护自然的“小精灵”。
\n如今,在都市“钢筋森林”里,要见到萤火虫,竟成了一种奢侈。黄金生问自己,也问所有人:我们把它们弄丢了吗?
\n这个疑问,成了他在重庆的新起点。
\n一块土地,一个重建“萤火虫家园”的梦想
\n因出差等缘故,黄金生多次来到重庆,深深喜欢上了这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决定定居下来。他先后去了巴南、武隆、北碚等地,帮当地开发商做休闲旅游规划、景观设计。
\n作为从事生态农业和景观设计多年的专家,他曾在巴南、武隆、北碚等地为地产项目做规划设计,一直致力于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然而,他却发现有的开发商更看重“卖房子”,草草种点花草,挂几盏灯,就号称“生态社区”。
\n“这不是我要的。”黄金生决定自己动手,去找回真正的生态。
\n他辗转重庆周边山区,最终在大学城附近租下上千亩闲置土地。
\n四面环山、远离光污染。他说:“我要为萤火虫找回它们失去的家园。”
\n为萤火虫找回它们失去的家园。
\n全心全意复育萤火虫
\n复育萤火虫,第一步就是营造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
\n萤火虫需要洁净、肥沃的土壤。黄金生带着锄头,把土地一块一块翻开,将过去残留的农药和化学物质清除干净。他不用任何化肥,而用稻草和烂水果制造酵素和有机肥。
\n为了防止城市灯光干扰萤火虫的繁殖,他密集种树,遮蔽夜间光污染。又因为地势平坦存不了水,他一锄一锄挖沟,模拟溪流流动,增氧,为萤火虫幼虫提供湿润的栖息地。
\n为了保留一棵老树,他宁愿多花钱改建水道。村民见他天天早上六点扛锄头下地,挖土、挑水、搬石头,60岁也亲力亲为,不禁佩服地说:“这位台湾大叔,可不像是个老板,跟我们一样,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村民!”
\n黄金生哈哈大笑,“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啊!”
\n山林“寻虫者”:一只端黑萤的惊艳亮光
\n营造出了适宜萤火虫的环境,黄金生又马不停蹄地踏上“寻虫之旅”。他走遍中国南方各地山林,只为找到适合重庆气候的品种。
\n他曾在宜宾一个峭壁下找到一种稀有的穹宇萤,一只小小的昆虫,到了夜晚,却能发出令人惊艳的光。
\n他与众多昆虫专家交流复育经验,如今,在萤火谷农场,已成功复育8个品种的萤火虫,包括黄宽缘萤、巨窗萤、端黑萤、雷氏萤等。
\n不只是自然复育,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n黄金生说,复育萤火虫,并不仅仅是为了自然。他希望它们也能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桥梁”。
\n“其实让萤火虫飞进普通小区并不难。”他总结出三条“通关秘籍”:昏暗的灯光、一块有落差的湿润坡地、一段流动的溪水。有了这些,再孵化幼虫,它们就能慢慢繁衍。
\n村民的改变,是最真实的“反馈”
\n刚开始时,当地村民并不理解。有村民偷偷在他改造的土地上种菜,他没有责怪,等到菜快成熟时,才温和提醒:“这里是给萤火虫准备的家,下次别种了哦。”村民愣住了,这个“老板”竟然这么有礼貌。
\n他还免费开设“三农讲堂”,教大家如何种菜不打药、怎么用自然方式提高土壤质量。这座生态农场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排斥转为支持,有人主动送他自家种的瓜果,还有人愿意和他一起推广生态理念。
\n“我们的菜变甜了,虫子们都回来了。”村民们说。
\n小小萤火虫,竟是环境“监督员”
\n其实,萤火虫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环境指标生物”。它的出现,代表一块土地的空气、水质、土壤都达到了健康水平。黄金生说,他打算尝试让萤火虫当“监督员”:先种下蔬菜,再投放萤火虫,如果一年后还能看到微光,就说明这片地真的“活”过来了。
\n“城市既要发展,也要保护灵魂。”他说。
\n重庆的夜空,多了星星点点飞翔的光亮。
\n“萤火谷”文创农场
\n六月底的一天,傍晚八点半的大学城,晚霞染红了天幕,夜色刚刚降临。在“萤火谷”文创农场的小径上,星星点点的光亮浮现出来,如梦似幻。
\n小朋友们屏气凝神,生怕惊扰了这些小精灵。黄金生温柔地提醒:“不要碰它们哟,触碰就可能让它们死掉。”他像一位慈爱的园丁,呵护着这一束束微光。
\n在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中,黄金生用时光和汗水,换回了一场温柔的萤火之梦。他已经把重庆当成了自己的家。把一个人的坚持,化作这座城市的温柔底色。
\n他说:“我想许孩子一块野地,让好奇永远发光……”
\n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任君 图/视频 视频编辑 李友敏
热丰网,西宁股票配资公司,股票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