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与赵国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嬴姓赵氏。这个事实似乎让人感到困惑,毕竟,赵国的国君与秦国的国君都使用同一个姓氏,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翻开《史记·赵世家》的第一页,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也就是说,秦赵两国的祖先出自同一个家族,拥有相同的血统。
这个共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黄帝。然而,黄帝的后代极其庞大,许多姓氏都源自黄帝的血脉,因此这并不能说明太多事情。于是我们继续追溯,看看是否能够找到更接近的祖先。
黄帝的孙子名叫颛顼,颛顼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女脩的女子。她在织布时偶然抬头,正好看到一只玄鸟飞过,鸟卵掉下来,而她吞下这颗鸟卵后怀孕,生下了大业。大业有一个儿子,名叫大费。大费是一位历史人物,他曾参与过大禹治水,并在这一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大禹接受了舜帝的嘉奖时,特意提到大费的贡献,舜帝也因此奖励了大费,将一位姚姓美女赐给他为妻。
展开剩余76%大费之后,留在了舜帝身边,成为了舜的驯兽师。他通过努力驯服了大量的鸟兽,因此被人称作柏翳或伯益。而在舜帝的恩赐下,伯益获得了嬴姓。从此,伯益一族便开始了以嬴姓为家族名的历史。
伯益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大廉和若木。若木的后代中有一位名叫费昌的人,他的后裔生活在中原地区及夷狄之间,而费昌本人则在夏朝末年投奔了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成为了商汤的随车侍卫,并在鸣条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凭借这一功劳,伯益的后代在商朝迅速崭露头角,尤其是大廉一支的后代,逐渐在商朝获得了显赫的地位。
大廉的后代中有一个名叫中衍的人,他担任了帝太戊的驾车官,因为其驾车技艺高超,受到了帝太戊的宠爱。中衍的后代逐渐在商朝立足,变得越来越强大。中衍的玄孙中潏则驻扎在西部的戎狄地区,担任商王朝的西部边疆护卫。
而中潏的儿子飞廉,成为了秦赵两国的共同祖先。飞廉的两个儿子中,哥哥恶来成为了秦国的祖先,弟弟季胜则成为了赵国的祖先。飞廉父子生活在商朝末年,即帝辛(商纣王)统治时期。飞廉以其敏捷的速度闻名,而恶来则以强大的力量著称。尽管商朝政权动荡不安,父子二人依然忠心耿耿地侍奉帝辛。
然而,随着周武王推翻商朝的统治,恶来在战斗中被杀,而飞廉则因为被帝辛派往北方执行任务而幸免于难。等飞廉回来时,帝辛已经死去。飞廉无法再向帝辛汇报任务,因此他在霍太山设坛祭祀,以表达对帝辛的忠诚。父子二人的忠诚可见一斑。
与父亲和哥哥不同,季胜选择了投靠西岐,而他的儿子孟增则得到周成王的宠信,享有较高的地位。季胜这一支在西周时期的地位也逐渐提升。尤其是季胜的曾孙造父,他在周穆王时期成为了周穆王的驾车官。造父凭借卓越的驾车技艺,深得周穆王宠爱,并被赋予了驾车任务,带领周穆王巡游天下。造父不仅驾车技艺精湛,还曾在周穆王因叛乱而急需赶回的关键时刻,凭借“长驱直入,一日千里”的能力,帮助周穆王成功平定叛乱,并因此获得封号“赵城”,从此赵氏家族便以此为姓。
季胜的后代便开始在赵城定居,这一支赵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逐步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时至晋国,赵氏家族成为了晋国的六卿之一,并与韩氏、魏氏联合,逐步吞并了智氏,最终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了韩赵魏三国的独立地位,赵国从此成为一个诸侯国。
赵国的崛起,历经了五百多年的漫长时间,最终成功跻身诸侯之列。而与此相比,秦国的嬴姓赵氏支系则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崛起,并逐步崭露头角。飞廉的后代恶来被封于赵城之后,他的后代开始在秦地定居。秦国的开国祖先非子,则在周王朝的重用下逐步发展,最终在公元前770年,秦国正式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并开始与西戎争夺土地,图谋东进,最终统一六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大历史使命。
发布于:天津市热丰网,西宁股票配资公司,股票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