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军区卫戍部队司令员的贺晋年将军,是我军第一支骑兵纵队的创始人,也是东北地区消灭土匪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他在《林海雪原剿匪记》(发布于全国政协回忆录专刊《纵横》杂志1986年第1期,本文黑体字均为贺晋年回忆)中回忆:“从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我们彻底消灭了合江地区内四十多股,七千余人的土匪部队。从此我们在东北站稳了脚跟,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为未来辽沈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贺晋年将军任东北民主联军(林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总司令,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合江军区司令员期间,指挥部队剿灭了土匪“四大旗杆”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谢文东、张黑子、李华堂——被活捉的谢文东是老蒋任命的“上将司令”,李华堂也是上将,但他没有机会接受公审枪毙,而是被俘后在运送途中翻车压死了。
谢文东这个人,看过电视剧《胜算》的可能对他有一些印象,他就是那个被唐飞代表鬼子“劝降”,后来又代表鬼子劝降唐飞的胖子——剧中人的形象与历史人物照片高度吻合。
抗战胜利后,老蒋为了抢地盘,把很多伪军头目都封以高官,这些先降日后降蒋的“上将司令”,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手下也没有多少兵,所谓的“上将军衔”,也就是老蒋随口那么一说,给了一张没经过正规审批程序的“委任状”:李华堂为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司令、谢文东为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张雨新(张黑子原名)为第十五集团军挺进军中将总指挥、孙荣久为第十五集团军先遣第二军中将军长——当年老蒋一口气在东北“封”了三十多个“上将总司令”、二十三个“中将军长”、一百五十八个“少将师长”,有的“上将总司令”手下只有几百个土匪而已。
这四个所谓的上将总司令、中将总指挥(军长),有两个居然还当过“东北抗联”的军长,其中谢文东为第八军军长,李华堂为第九军军长,最后都投降日寇当了汉奸,对抗联战友展开了疯狂剿杀,可谓血债累累。
我们仅以谢文东为例,就能看出当年土匪头子的经历有多复杂:贺晋年说谢文东是“依兰地区的大地主”,是因为谢文东在1934年,就已经拥有土地四十五垧、牛马二十多头(匹),大车两挂,手枪两支、长枪四支,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一县首富阶层了。
谢文东原本是抗日的,他在1934年3月8日领导的依兰县土龙山区两千多人暴动,活捉和打死了五十多名伪军和伪警察,缴获步枪数十支,子弹数千发并用这些武器弹药伏击了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联队长饭冢朝吾大佐带领的日伪军,击毙饭冢大佐、铃木少尉等十七头鬼子和若干伪军及伪警察。
在其后的战斗中,谢文东部在九里六屯击毙日军北川大尉以下七十四头,击伤日军北条大尉、小泉大尉、吉田中尉以下五十余头;在驼腰子金矿,再次歼敌六十余头,缴获野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四挺、步枪二百余支、沙金四百余两。
有了钱和枪,谢文东的队伍迅速从两千人发展到四千多人,编成了两个旅、七个直属团,已经有正规武装的雏形了。
谢文东毕竟只是地主出身,也没上过军校,所以一旦被日军重视起来派大部队围攻,他就支撑不住了,1934年10月,谢文东部被近万日伪军包围,数日苦战后伤亡殆尽,只好与赵尚志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联络,并在赵尚志的帮助下收拢余部,改编成了抗联第八军,谢文东也入了党。
当年抗联的一个军确实没有多少人,比较兵强马壮的谢文东第八军虽然有七个师、一个教导大队和一个军部警卫营,但总数也才两千多人。
抗日艰难百战多,谢文东的第八军从两千人打到仅剩一两百人,副军长滕松柏、副军长兼七师师长赫奎武和另外五个师长先后率部投降,谢文东最后只剩二十四人,也投降了。
投降后的谢文东做了什么,史料记载不一,但是抗战胜利后,谢文东被老蒋任命为“上将司令”后凶性大发,史料评价:“谢文东势力最强,作恶最多,民愤最大。”
民愤最大的谢文东自然是我军剿匪的第一目标,贺晋年回忆:“我马上命令部队兵分两路,派出精干小分队带粮背锅,弃马徒步进山搜剿,几十年为匪的谢文东,对我们的围剿全不在乎。他拄着棍,今天窜到这个山沟,明天钻进那个秘营,不与我军正面交锋,而是在深山老林中和我们周旋。使我们收效甚微。”
谢文东拒绝了老战友、原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时任合江省政府主席李延禄将军的劝降,坚持顽抗到底,直到1946年11月20日,才被三五九旅五连副连长李玉清带十几名战士生擒活捉,他的结局,大家不用猜也知道。
据贺晋年回忆,谢文东被俘时的场景是这样的:“只见有个个儿不高,秃顶的胖子,耷拉着脑袋跪在地上祷告,浑身还止不住地颤抖。身边站着的几个人,手脸黑乎乎的,胡须老长,面目狰狞,似人似鬼。吼声把谢匪从梦中惊醒,他抬起头来,不自觉地说了句:“我不是……我是中央胡子谢文东。’”
谢文东被枪决前,居然还对合江军区司令部保卫科科长王世芳表功:“我是中央国民政府任命的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我老谢头当过抗联的军长,打过日本鬼子……”
谢文东被俘虏后,张黑子也在折李廷西沟的一个窝棚中被抓,可笑的是他居然还满脸堆笑地道“辛苦”,并表示自己被捉完全是因为“运气不好”。
谢文东和张黑子先后被俘,贺晋年又将目光对准了李华堂:“李华堂抗战前曾当营长,九一八事变后,混进抗日联军,任抗联九军军长。后投降日寇,充当日本特务(伪三江省地方保安局板谷特谍班密探)。抗战胜利后,又投靠国民党,先后被委任为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司令,东北第六路报国军五师师长,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等职。”
李华堂这个“上将司令”,手下的兵还没有谢文东多,但却比谢文东更狡猾也更凶悍,他把匪徒分成若干小股,四散奔逃吸引我军注意力,自己带着十八个骑兵土城大盘道流窜,在袭扰我军通讯连时被打的仅剩两个部下,又被我军五个轻骑兵通讯员追上:“李华堂凭着一手好枪法,左手持‘王八橹子(南部手枪)’,右手提‘盒子驳壳枪,急速打两个点射,两名战士应声倒下。”
激烈的枪战中,李玉堂下巴中弹,又被手榴弹炸伤了持枪的双臂:“大家一拥而上,把李华堂捆了个结实,放到马车上押解回去。不料马车出屯后驾车的马受惊了,押车的和车把式跳下来,马拖着车狂奔,跑到岭下,马车翻倒,李华堂被扣在车下压死了。”
土匪“四大旗杆”倒了三根,就剩下一个孙荣久了:“天孙荣久,号访友。17岁就当胡子,‘九一八’事变后,效忠日寇疯狂残害我抗日志士。日本投降后,他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被委任国民党中将,无恶不作。”
孙荣久在土匪旗杆中算是比较“细”的一根,他先逃到神仙洞,又逃到石猴山,最后被桦南县大队指导员赖庆桐带着十六位队员生擒活捉:“至此,长期危害人民的土匪,合江地区的所谓‘四大旗杆’全部拔掉。与此同时,我们还清剿了许多中小股土匪武装。其中就有《林海雪原》中提到的以‘座山雕’为首的匪群。”
跟“合江四大旗杆”相比,座山雕只能算中小角色,笔者年轻时就在东北生活,听过很多蒋军官匪恶行,有一位族中老人,就是被土匪架在大锅上活活烤死的,陈诚到东北把杜聿明收编的土匪大部遣散,这些土匪携带武器流窜山林为害四方,可是没少祸害老百姓。
老蒋任命的三十多个“上将司令”和一两百土匪中将少将,绝大多数都被明正典刑,他们连进战犯管理所的资格都没有,熟悉那段历史,或者在东北生活过的读者,一定对当年的胡子(土匪)凶残有更多的了解吧?
热丰网,西宁股票配资公司,股票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