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今年是“十四五”全民医保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介绍,过去四年多,医保部门坚持呵护“小的”、照顾“老的”、保障“病的”、支持“新的”、打击“假的”、帮扶“弱的”。2021年至2024年,累积有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章轲介绍,医保部门强化生育保险保障,截至2025年6月,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优化“出生一件事”,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就可以参保。31个省份和兵团都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全国有近6成统筹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同时,加快新生儿护理和分娩镇痛等价格项目立项,促进儿科产科优化服务,积极推动目录内生育医疗费用全报销。
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护险,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问题。推动住院免陪护服务,引导护理资源优化配置。将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人家在家门口就医。持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政策,方便随迁老年人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10万家。医保部门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从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地域上从本统筹区扩大到全省,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从无到有,目前有10种门诊慢特病能够跨省异地直接报销。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
此外,医保部门制定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坚持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推动更多新药、好药尽快纳入医保目录,“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目录,并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飞检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欺诈骗保行为,切实看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章珂介绍,“十四五”时期,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达到6.73亿人次,减轻费用负担超过6500亿元。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和工会互助等发挥健康帮扶作用,共同保障困难群众看病就医。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热丰网,西宁股票配资公司,股票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